“新疆妈妈”重病 “山东儿子”筹款
带鱼、大盘鸡、西兰花……9月20日14时,刚刚结束一台手术的王效德,准点将午饭送到了病房。“努尔妈妈,今天这带鱼不错,趁热吃。”一边敦促着努尔加玛丽赶紧吃饭,王效德一边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“我这还有台手术要准备,今天就不陪您了。”
来自山东的小伙王效德,今年35岁,自从大学毕业后,就留在了新疆,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医生,58岁的努尔加玛丽出生在新疆皮山县阔什塔格乡吾勒巴格村,祖祖辈辈都是农民。两个原本不会有交集的家庭,却因民族团结一家亲而结缘。王效德有了个新疆妈妈,努尔加玛丽多了个山东儿子。
三个儿女成人 日子越过越好
十几年前,努尔加玛丽的丈夫离世,留下两儿一女,她咬着牙,独自一人把孩子们抚养成人。为了填补家用,努尔加玛丽下地干过农活,也在“巴扎”(市场)卖过一些小东西。最近几年,她到县里的一家火锅店,干起了洗碗工。
“儿子们成家了,女儿今年也考上了大学。”提起未来,笑容在她消瘦的脸上绽开,“孩子们有出息,日子就越过越有奔头了。”
如今,在火锅店每月能赚个两千出头,“存一存,女儿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出来了。”考虑到孩子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开销,努尔加玛丽又专门借了五万元的无息贷款,“准备做点小生意,能多赚点,也能给孩子多存点。”
得知妹妹考上了乌市的大学,王效德也格外高兴,不是微信视频就是电话联系,“你到乌市,就是到了我的‘地盘’,有啥随时跟哥说,但前提必须是好好学习!”
突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为孩子欲放弃治疗
正在一家人憧憬未来之时,不幸却说来就来!7月29日,正在洗碗的努尔加玛丽突然晕倒,随后在皮山县人民医院确诊为宫颈包块,怀疑可能是宫颈癌。
慌了神儿的女儿第一时间打电话给“哥哥”王效德,拿着“妈妈”的报告单,王效德辗转于各相关科室。
“把妈送到我们医院来吧,我在跟前有啥也好照应。”几天后王效德把努尔加玛丽母女俩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,安顿好病房后,偷偷给“妹妹”塞了1000块现金,“给妈妈买点好吃的,补充下营养。”
最终检查结果出来了,努尔加玛丽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。
王效德装不下心里的难过,将努尔加玛丽的事告诉了自己远在山东潍坊的母亲,母亲再三的嘱咐一定要照顾好新疆妈妈,还说一有空就会来新疆看努尔加玛丽。
由于已经过了最佳治疗时期,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让努尔加玛丽活的更久一点,痛苦更少一点。
面对这样的结果,努尔加玛丽不想花钱做无用功,她想要放弃治疗,王效德知道妈妈的心思后,反复劝说:“妹妹才20岁,对她来说,最重要的是母亲的陪伴。”
努尔加玛丽想了想,含泪点头。
“山东儿子”送饭又筹款 “比我亲儿子还亲”
虽然接受了治疗,可努尔加玛丽总想省钱再省钱。但凡女儿不在身边,努尔加玛丽都会用馕饼来解决。这一点,又被细心的王效德发现了。他什么都没说,只是在每天的早饭和午饭时间,准点送去营养盒饭。实在忙不开的时候,他也会安排自己的学生把饭送到。
尽管一省再省,可入院43天,仍花费了4万余元。眼看着5万无息贷款捉襟见肘,王效德在水滴筹上发起了众筹,并将“妈妈”的患病资料和众筹信息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,“希望发动大家的帮助,让‘妈妈’的压力小一点。”
麻醉科主任徐桂萍和护士长邓燕看到了王效德朋友圈里的信息,了解了情况后,立即组织麻醉科所在的外六党支部38名党员同志进行捐款。当徐桂萍主任带着支部所捐的6300元现金来到努尔加玛丽的病床前时,面对善意,努尔加玛丽用手捂住自己的脸,眼泪慢慢从指缝中溢出,“比我的亲儿子还亲!”
未来,努尔加玛丽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,但等身体好一点,她希望继续回到火锅店打工,尽快的还清贷款,尽可能给女儿多留下一点积蓄,也为回馈曾经帮助过她的好心人。
本文二维码
相关阅读
- 暂无相关信息!